内嵌丝杆模组(滚珠丝杆内置式线性模组)的保养核心是 防尘、润滑、防过载、定期检测,其结构特点是丝杆与导轨集成在封闭壳体中,虽自带一定防护,但丝杆、螺母、导轨滑块仍是易磨损部件,保养需针对性解决 “润滑失效”“异物侵入”“精度漂移” 三大核心问题。以下是分场景、可落地的保养方案:
一、日常基础保养(每日 / 每周,操作简单,预防为主)
1. 清洁:清除表面 + 防护密封检查
- 清洁重点:用干燥软布(或无尘布)擦拭模组外壳、端盖、接口处,去除灰尘、铁屑、油污;若工作环境有粉尘(如木工、粉体行业),需额外清理模组两端的防尘罩 / 密封圈(避免异物堆积导致密封失效)。
- 禁忌:禁止用高压气枪直接对着密封缝隙吹气(易将异物吹入丝杆螺母或导轨滑块内部);禁止用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丙酮)擦拭密封件(会腐蚀橡胶 / 塑料材质)。
- 环境防护:若环境粉尘、湿度较大,建议加装外置防尘罩(如风琴罩)或防护套,必要时配置负压吸尘装置。
2. 润滑:保持丝杆 + 导轨的油膜完整性
内嵌模组的丝杆和导轨通常共用润滑点(部分型号有独立注油口),润滑是延长寿命的关键:
-
润滑周期:
- 普通环境(常温、清洁、无粉尘):每周检查 1 次,每 1-2 个月补充润滑;
- 恶劣环境(高温、粉尘、高频率运行):每日检查,每 1-2 周补充润滑;
- 低速重载(负载≥额定负载 70%):每 2-4 周补充润滑。
-
润滑剂选择:
- 优先用 锂基润滑脂(NLGI 2 级)(如 ISO VG 32-68 号),适配大多数工况;
- 高温环境(>60℃):选用高温润滑脂(如聚脲基润滑脂);
- 高速运行(线速度>1m/s):可选用低黏度润滑油(如 ISO VG 22-32 号),但需注意密封防泄漏。
-
加注方法:
- 找到模组端盖或侧面的注油口(通常为 M5/M6 螺纹孔,带防尘塞);
- 用注油枪缓慢注入润滑脂 / 油,直到模组两端有少量润滑剂溢出(确保丝杆螺母和导轨滑块内部充满);
- 注入后,让模组空载往复运行 2-3 次(全程行程),使润滑剂均匀分布在丝杆螺纹槽和导轨接触面。
- 禁忌:禁止混合不同类型的润滑剂(如锂基脂 + 钙基脂,会导致润滑失效);禁止过量加注(易吸附粉尘形成油泥,增加阻力)。
3. 运行状态检查(每日开机前 / 运行中)
- 空载运行 1-2 分钟,听模组运行声音:正常应为平稳无异响(如 “嗡嗡” 声),若出现 “吱吱”“咯噔” 声,可能是润滑不足或有异物侵入;
- 观察运行顺畅度:无卡顿、无明显抖动,若有阻滞感,需停机检查;
- 检查密封件:防尘罩、密封圈无破损、无脱落,若有损坏及时更换(防止异物进入核心部件)。
-


客服QQ